1095�11�18�,克勒芒会议召开。当日,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城召开宗教会议,号召欧洲广大基督徒发起“拯救圣地”的“圣战”,将圣地耶路撒冷从伊斯兰教手中夺回来。随后,西欧基督教各国开始组成十字军,开始了历时一百多年的八次十字军东征�
1894�11�18�,日军开始进攻北洋海军的重要基地旅顺。清�30余营因诸将互相观望,又无统一指挥,只有徐邦道率少数部队拚死迎敌,战至22日旅顺失陷。清政府耗巨资经营了15年的旅顺军港和当时东亚最大的船坞被日军占领�
1901�11�18�,英美签订第二个《海约翰—庞斯福特条约》,英国同意美国在中美洲修建并管理运河的权利。但是,这项条约规定,运河必须保持中立,必须在同等条件下对两国的船只开放�
1915�11�18�,蔡锷离开天津,躲开袁世凯政府的监视,秘密南下参加护国运动�
1916�11�18�,第一次索姆河战役结束,协约国军队付出了惨重伤亡未取得任何进展。协约国军队付出�62万人伤亡的代价,其中14.6万人阵亡或失踪,另还损失�100辆坦克和782架飞机。德军伤亡约50�60万�
1931�11�18�,马占山部在江桥地区顽强抗击日本关东军进攻,但在日军飞机和炮兵火力下损失很大。为保存有生力量,马占山下令所属部队逐次撤离一线阵地�
1936�11�18�,绥远抗战激烈进行中。当日,傅作义和赵承绶指挥晋绥军(以骑兵第一师和步兵�218旅为主力),在红格尔图附近向王英部伪军发起全线进攻,将敌军予以重创。王英部狼狈逃窜,晋绥军击毙伪军1000余人,并俘虏两名日本顾问�
1937�11�18�,日本以军令�1号命令公布了《大本营令》,废除了“只适用于战时”的《战时大本营令》,针对中日战争�20日重新设置了大本营�
1941�11�18�,英军在北非发动代号“十字军”大规模军事行动,向隆美尔指挥的德意非洲军团发起进攻。经过惨烈激战,非洲军团�1月份被迫大规模后撤。英军解除了托卜鲁克之围,并且攻占了昔兰尼加�
1948�11�18�,中央军委正式下达东北野战军提前入关,发起平津战役的命令�
1951�11�18�,志愿军�3�9�1大队在清川江上空�60多架美机展开空战。大队长王海率领该大队飞行员充分发挥飞机优越的垂直机动性能,接连取得战果。这次空战,�9团共击落美机6架�